在很多国内消费者的眼中,保时捷代表着豪华和性能,保时捷车主也因此被认为是“成功人士”的代表。然而在今年4月底,保时捷在中国遭遇了可能是史上最大的危机。 由于疫情,消费者的购...
在很多国内消费者的眼中,保时捷代表着豪华和性能,保时捷车主也因此被认为是“成功人士”的代表。然而在今年4月底,保时捷在中国遭遇了可能是史上最大的危机。
由于疫情,消费者的购车欲望下降,再加上各大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产能的下降,车市环境愈发恶劣。很多车企为了降低芯片短缺的压力,只能先交出能够驾驶的“半成品”,并承诺后期加装,保时捷便是其中的一个。
然而有保时捷车主反馈,自己购买的产品遭到官方减配。原本保时捷官方承诺暂时将车辆的“电动转向柱”减配为“手动转向柱”,承诺后续为车主免费升级,但如今仅提供2300元代金券作为补偿。
车主并不买账。要知道,选装电动转向柱的价格超万元,仅用2300元代金券搪塞过去,多少有些不尊重消费者的嫌疑。对此,保时捷有何解释?
减配门前后,透露出对消费者的不尊重
4月30日,保时捷终于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发布了《保时捷中国致车主的一封信》,表示因芯片短缺导致断货,所售车辆还不能在后期进行补救性升级更换,同时还指出将会和每一位受影响客户沟通,以推进该事件的解决,希望征得客户的理解。
有车主表示已经收到了保时捷给出的新版补偿方案,包含交车时的代金券、芯片成本维修基金以及客户补偿,合计17300元代金券。不过,仅用代金券来补偿消费者此举并未获得所有消费者的理解。5月10日,一名短视频平台博主还号召全网“车评人”关注保时捷“减配”电动转向柱的问题,引发超过3000万网友的关注。
如果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车主的不买账是可以理解的。疫情对各行各业都有影响,相信绝大部分消费者理解供应链不稳定所引发的问题,尤其是本身拥有很长供应链的汽车行业。这两年,所有人的生活都因这场疫情作出改变。消费者可以接受延期交付,也能接受车辆在交付前被明确告知暂时不安装“电动转向柱”,只是不接受车企在没有告知消费者的前提下自行减配,或者在交付后做出一些自毁契约的行为。
从这一点来看,保时捷确实没有什么好“洗白”的。哪怕保时捷将电动转向柱的加装价格退回,但并不能证明保时捷没有做错。既然消费者已经签订了购车合同,他就有权利获得一辆加装“电动转向柱”的保时捷。车主愿意理解企业是情分,不理解是本分。
欺负中国消费者?
更让中国消费者不满的是,保时捷公然玩起了“双标”。轱辘哥了解到,国内的保时捷产品除了保时捷Taycan标配电动调节转向柱之外,其他车型均为手动调节转向柱,且不能选装,而保时捷美国官网则标注了Panamera的部分车型搭载电动转向柱,未搭载的车型也提供选装。由于疫情,保时捷从去年开始取消了部分Macan、Panamera等车型的电动转向柱,其中国内市场涉及的车辆共有3万辆左右。
针对中国消费者的补偿,仅是只能用于售后的2300元代金券,并表示无法提供电动转向柱的加装服务,而对于美国消费者,保时捷提前给车主发送了邮件通知,同时给予了5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100元)的赔偿,并无任何限制使用的条件。消费者不大会因转向柱是电动还是手动而大动干戈,没有“主动告知”、“玩双标”,这才是消费者不满保时捷的真正理由。
上市后还有机会吗?
2021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共交付了95671辆新车,占据全球总销量的32%左右,换而言之每卖出十辆保时捷,当中就有三名车主来自中国。据悉,中国已经连续七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其中,保时捷911的年销量同比增长67%;保时捷Panamera的交付量同比增长26%,在中国市场交付的Panamera超过全球Panamera总销量的一半;保时捷Taycan在去年创下了7315辆的年交付量纪录,并在中国市场推出四款衍生车型。
官方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保时捷在2021年全年的利润达到53亿欧元,同比增长27%,纵观全球范围内少有车企拥有保时捷这么强的盈利能力。然而保时捷却不惜得罪消费者,这一点确实费解。
今年2月份,大众汽车集团表示保时捷将会独立上市,预计保时捷的估值将会在600—850欧元之间,保时捷成功独立上市后有望成为欧洲最大的IPO(首次公开募股资金公司)之一。对于保时捷而言,独立上市意味着品牌将自负盈亏。失去大众汽车集团庇护的保时捷,只会更加依赖中国市场。2021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交付的电气化新车占比达到了18%,目前保时捷在中国市场推出了高达16款新能源汽车,这个成绩是奔驰、宝马等其他传统豪华车企难以企及的。
根据官方战略计划,保时捷将在2025年前实现每4台保时捷跑车中就有1台搭载新能源动力系统,并在电气化和数字化方面投资约100亿欧元,其中90%用于电气化的研发和与电气化相关的有形资产的投资,并将出现更多适应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动作,未来将引入更加先进的辅助驾驶等科技配置。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和信任度一旦下降,企业只会穷途末路。理应珍惜中国市场的保时捷,为什么在处理这一类事件时并没有给出一个让中国消费者满意的合理解决方案?
店再大也不能欺客!疫情确实让整个汽车行业面临很大的困难,但这并不是不尊重消费者的理由。要想弥补中国保时捷车主的损失,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恐怕会花费保时捷更多的精力。
手机阅读文章,扫描下方二维码
爱买车
微信公众号:aimaiche
爱车,买车,就上爱买车。
My车轱辘
微信公众号:myautolive
打造好玩接地气的新式车评。
___Copyright 2017 爱买车 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 粤ICP备15047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