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潜在消费者担忧的是,李想还透露到,“和电池厂商已经合同确定了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都立刻宣布了涨价。还没有涨价的,大部分是涨价幅度还没有谈妥的,等待谈妥后...
令潜在消费者担忧的是,李想还透露到,“和电池厂商已经合同确定了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都立刻宣布了涨价。还没有涨价的,大部分是涨价幅度还没有谈妥的,等待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换而言之,新能源汽车涨价不可避免。
先来看看近期宣布涨价的品牌:
比亚迪旗下车型价格上调,幅度为3000-6000元。
哪吒汽车旗下车型价格上调,幅度为3000-5000元。
小鹏汽车旗下车型价格上涨,幅度为1.01-2万元。
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价格上调,涨幅为15060元。
奇瑞新能源旗下小蚂蚁和QQ冰淇淋价格上调,幅度为3000-7100元。
零跑汽车旗下零跑C11全系车型价格调整,涨幅为2-3万元。
欧拉好猫价格上涨,涨幅为6000-7000元。
威马汽车旗下车型价格上调,涨幅为7000-26000元。
再加上此前已宣布上调价格的品牌,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的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了涨价大军。如果此前还在观望、尚未入手一台新能源车,算起来已经亏了不少。那么,短时间内新能源汽车价格会下调吗?关于这个问题,需要了解的是为何本次涨价潮来得如此凶猛。
主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汽车厂商造车成本随之飞涨
从一众汽车品牌发布的声明来看,基本上都是受到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从而选择上调新车价格。这一说法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证实,据悉,汽车动力电池原材料锂的价格轮番暴涨,从去年年初不足5万元/吨到如今超过50万元/吨,十倍的增长大幅拉高了电池的制造成本。进入2022年,碳酸锂价格从年初25万元/吨飞涨至50万元/吨,增幅同样很惊人。赣锋锂业披露的公告或许更能直观地表明锂价格上涨的幅度,今年1-2月,该公司营业收入3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60%左右。扣非净利润1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00%左右。
除了锂,另一种原材料镍的价格也翻了数倍。原材料价格飞涨,造车成本增加,这也导致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近期已两度宣布涨价,同时也大幅增加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虽然工信部表示今年将适度加快锂、镍等资源的开发力度,并且要提升动力电池的回收比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但短期内锂、镍的价格迎来回落几乎不太可能。这一方面是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的,另一方面也与终端的需求旺盛有关。
新能源汽车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不可避免
上游原材料价格飞涨,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多重因素影响令新能源汽车价格迎来上涨。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累计销量达到了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对比轿车、SUV、MPV三大细分市场,新能源细分市场的增速显得十分可观。
而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高涨,既有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突破的利好因素,也有消费观念转变的助力。如果说此前购买新能源汽车还担心续航里程不足、电池安全性问题,存在充电速度较慢的担忧,现在购买新能源汽车已经十分普遍。
比亚迪拥有“刀片电池”,广汽埃安拥有“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接连突破500公里、700公里乃至1000公里+,大大缓解了用户的续航里程焦虑,也模糊了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界线。还有充电技术的进步也大大提升了用车的便利性,保时捷Taycan的800V平台,充电最大功率支持350kW;特斯拉的V3超级充电桩,支持250kW的快充;广汽埃安推出了A480超充桩,可支持功率480kW的充电,最大功率可达600kW。目前在销量榜单上有一席之地的车型几乎都有拿得出手的技术优势。即便是主打物廉价美的微型电动车,也有设计和价格的优点,足以满足人们的代步需求。
再加上油价持续上涨,燃油车用车成本增加,可充电可加油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都越来越受欢迎。因此,当终端的需求量过大,自然会转变成为卖家市场,尤其是造车成本正大幅增加,新车的价格上涨也就不可避免了。
不久前因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不少纯电动车的终端售价已迎来一波上涨。如今上游原材料持续飞升,短时间内再次上调价格,消费者直呼“买不起”!那么,未来电动车价格还会持续上涨吗?至少从短期来看,早买早好!
手机阅读文章,扫描下方二维码
爱买车
微信公众号:aimaiche
爱车,买车,就上爱买车。
My车轱辘
微信公众号:myautolive
打造好玩接地气的新式车评。
___Copyright 2017 爱买车 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 粤ICP备15047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