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富士康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富士康”)...
1月13日,富士康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富士康”)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控股”)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
据媒体透露,除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外,原本只是居中牵线的富士康创办人郭台铭也出席了此次签约,可见后者对该合资公司以及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视。
目前,富士康在汽车业务上动作不断。1月15日,前蔚来执行副总裁郑显聪被曝加盟富士康,并被任命为电动汽车平台首席执行官。
同日,富士康相关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确认了上述人事信息。此外,记者还就造车业务是否成为富士康的主要战略等问题采访上述人士,对方表示,3+3是富士康的长期发展策略,包括“电动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世代移动通信”三项新技术领域。
不过,在苹果、百度等相继宣布造车之后,原本就拥挤的赛道竞争更为激烈,在造车业务上较传统车企没有相关经验的科技公司,又能有多少胜算?
1月15日,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智能汽车时代,科技公司以自己供应技术方案和智能驾驶生态系统原型等方式切入,但后续产品化方面工作量还很大,这也是科技公司能够进入,但成功就存在不确定性的分水岭。
入局汽车业早有迹象
事实上,富士康除了此次和吉利控股的重磅牵手以外,此前与拜腾的项目合作也引发了极大关注。
1月4日,拜腾汽车与富士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表示将合力推进拜腾新能源整车产品量产,这也被外界认为是富士康对拜腾的纾困之举。
去年6月,拜腾汽车宣布,中国区所有公司将自7月起,开始为期六个月的停工停产,以推进公司战略重组,此后虽然有拜腾将重启的传闻,但公司发展仍未有实质进展。
到了今年1月,富士康就被传将向拜腾注资2亿美元,并推进其首款M-Byte车型量产,虽然双方具体合作事项并未披露,但1月4日双方协议的签署,也进一步说明了富士康在汽车产业的布局正在逐渐深入。
而在更早的2010年,富士康就承接了特斯拉连接器、触摸屏等零部件的代工业务;同一年,富士康还曾与和谐汽车等组建电动汽车企业和谐富腾,不过由于战略方向不一等原因,富士康最终退出了该公司;到了2013年,富士康还为奔驰、宝马等知名汽车品牌提供汽车电子设备等。
和上述涉猎汽车产业不同,在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车企颠覆现有汽车产业格局的情况下,新的行业机遇期来临,富士康和众多科技巨头面对着万亿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也开始瞄准时机全力出击。
多位业内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智能电动车时代来临,作为一家在ICT产业拥有智能制造优势的巨头来说,富士康想要分一杯羹实属正常。
“智能汽车产业市场量巨大、产业链超长,只要是有一定基础和眼光的企业都会进入,富士康本身就是高科技代工为主的公司,绝不会缺席。”1月15日,自动驾驶专家、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杨胜兵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此前,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就表示,公司希望在2025―2027年间占据电动车市场10%的份额,并已与多家汽车制造商就未来的合作进行了谈判。
志在代工?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吉利控股的合作中,富士康表示,将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
在涉及的具体领域上,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此外,对于合资公司未来的分工模式,富士康相关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司将导入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分工模式,帮助客户企业超越现有汽车产业模式。
从目前公开的相关信息看,富士康入局汽车业或志在代工,相比各大车企对于整车制造的意图并不明显。
对于富士康在汽车业代工的前景,1月15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富士康本身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一定优势,此前虽并未深度涉及汽车制造,但此次牵手吉利控股代工,可以将自己累积的科技优势等转化在这个领域。
事实上,不造整车,仅作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或技术供应商本就是分散风险的方法之一。其次,如何选择自己的优势切入汽车这个超长产业链中,更加考验决策者的定力。
正如华为意欲通过其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对标计算机领域的“Intel Inside”,打造汽车界“Huawei Inside”,而富士康同样希望能够成为电动汽车界的Android。
杨胜兵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富士康可能不会真造车,即使造车失败也要力争成为造车的关键部件代工主力,毕竟富士康高科技代工是有口碑和实力的,通过这种方式进来是必要的。
目前,富士康的造车事业已开始迈入深水区。在去年10月,富士康与裕隆共同发布了“MIH EV开放平台”,并表示将在2024年推出固态电池。同时,该平台的软件、硬件还将对其他汽车公司开放。
富士康方面则告诉记者,作为实现MIH开放平台第一步,首款EV Kit预计于今年1月正式对外公布硬件规格及软件接口。根据最新进展,EV Kit工具平台提供的软件沟通接口以及硬件系统架构,包括纯电动车平台全速域线控、开放的通信协议及CAN架构等将在4月底开始交货。
虽然富士康正加紧在上述智能汽车细分领域的攻势,但在华为、苹果、百度等科技公司的共同追击下,富士康能否突围,仍有待时间检验。
手机阅读文章,扫描下方二维码
爱买车
微信公众号:aimaiche
爱车,买车,就上爱买车。
My车轱辘
微信公众号:myautolive
打造好玩接地气的新式车评。
___Copyright 2017 爱买车 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 粤ICP备15047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