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吉利成功实现香港上市,此后股票一直处在平稳上升的阶段。 当年6月,吉利股价暴涨9.5%至0.8港元。到了2006年,吉利股价更是连续数月在1港元的高点震荡。2007年因并购锰铜的利好...
2005年5月,吉利成功实现香港上市,此后股票一直处在平稳上升的阶段。
当年6月,吉利股价暴涨9.5%至0.8港元。到了2006年,吉利股价更是连续数月在1港元的高点震荡。2007年因并购锰铜的利好,吉利股价再次直线上涨,6月股价超过1.5港元,创上市以来的新高。
由于国家对资产的外流一直有所限制,此时的上市公司只装有吉利汽车46.8%的资产。经过两年多的运作,吉利终于将46.8%变成了99%。随着上市公司的资产扩大了一倍,其股价到了当年最高的1.46港元,这让李书福“冬泳”的信心更为充足。
然而,此前一直在平稳上升过程中的吉利股票,却在2008年年底跌得一塌糊涂,从当年最高的1.46港元,到12月时一下子变成了0.15港元。这是怎么回事?
断崖式的直降,无疑给吉利人泼了一盆彻骨的凉水。0.15港元的股价,甚至还没刚上市时的高,就连桂生悦自己都觉得有些惨不忍睹。
归根到底,当年消费者对整个市场都普遍信心不足,最终也殃及吉利。
要命的是,上市公司在自身的上升期时,有一家著名的外资银行建议发CB(可转换债券),还可以溢价。
当桂生悦开始着手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这家外资银行竟然组织人手将吉利的股票给打下来了,从当时的0.9港元,一直打压到0.72港元,尽管有溢价25%,到头来还是0.2港元,依旧等于没有溢价。
“后来上市公司又搞了两次重置,”桂生悦有些感叹地说,“现在就连一次我都不会同意的,只是当时我也不太懂。另外,公司说话刚开始也没有太多底气。”
这种状况一直拖到了股票升到1.46港元的那段日子。
在这段日子里,桂生悦记得有不少人赚了钱,“但是也有一些人没有出手”,于是就不幸地遇到了这次断崖式的直降。
眼看到期日就要到来,摆在桂生悦面前的是两个选择:如果股价能重新回到0.9港元以上,自己就不用着急还钱,毕竟投资者更愿意持有股票;如果股价持续走低,他就必须按照投资者的重置意见,将钱还给人家。
为此,吉利曾跟多家投行谈过,包括南非商业银行的投资基金,但是它们大多不看好吉利的未来。尽管此时的股价已经自2009年1月开始慢慢回升,但他们还是拒绝了吉利的方案。
终于,吉利遇见了高盛的直投部门。
让市场有些大跌眼镜的是,高盛对吉利选择了直接支持的方式。他们不仅很看好吉利,而且觉得桂生悦跟他们谈的股价——当时为0.6港元——不是太高,而是太划算了。
问题是,要做投资就得对公司做全面的尽职调查和评估,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前前后后高盛一做就是5个多月,这也就意味着高盛的投资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为了解决CB到期的问题,桂生悦还是得到处借钱,李书福也想尽各种办法,甚至动用了私人腰包,最终让吉利没有因为这几亿港元而违约。
曾有一段时间,国内媒体都紧盯吉利,认为吉利的资金链变得紧张,质疑李书福“冬泳”是否是虚张声势。但它们不知道的是,吉利当时的压力主要就来自这几亿港元,但对其自身的发展更并无大碍。
更重要的是,此事的解决,也让很多人看到吉利是有还钱能力的,能撑得住,并没有因金融危机而变得极度虚弱。
在吉利的股价继续回暖的过程中,高盛也做完了尽职调查。
此时吉利汽车的股价已经从当初的0.6港元多,飚升到1.6港元,前后涨了将近三倍。如果换成其他投行,或许还会犹豫,都这么高了,再投的话还能赚什么?
高盛为了这个尽职调查,前后花了200多万美元,不仅请专业的财务顾问,还请了汽车行业的很多专家来评估,做得非常正规也尽心尽力。在吉利股价上升之后,高盛还是坚定不移地支持吉利,追着桂生悦赶紧谈条件。
为了对吉利负责,对李书福负责,更要对投资者负责,桂生悦也希望能谈个好价钱。尽管当时的股价已是1.6港元,但他还是希望能溢价卖给高盛,同时能将票息谈到最低。
一开始,高盛开的条件是票息6%,给出的理由是吉利汽车的股价已经升了三倍,但桂生悦并没有轻易答应,谈判暂时搁置。
这让高盛有些骑虎难下。
更让它紧张的是,它对吉利的追捧也引来了众多竞争对手的关注。德意志、花旗、摩根大通、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BS) 等银行蜂拥而至, “抢着”要为吉利服务,纷纷表示要帮吉利集资,而且马上就可以集到几亿美元。
到这个地步,票息到底是多少,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在一天的凌晨3点,吉利与高盛紧急召开会议,不歇气地一直谈到早晨,最终达成共识,那就是票息3%。同时,高盛以1.9港元的价格入股吉利,相比当时的股价,吉利汽车实现了溢价。
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对吉利而言,它从高盛手中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当时一下子拿了它3.5亿美元,这是我们在历史上拿的最大的一笔钱”。对高盛而言,尽管以相对较高的价位进入吉利汽车,但当它最终从吉利汽车身上套现离开时,还是赚得盆满钵满。
李书福坦言:“高盛为吉利注入了额外资本,为长期策略提供了资金支持。”其实,高盛入股吉利,或与吉利下一步的重大战略密切相关,那就是收购沃尔沃。吉利的公告明确称,资金用途包括潜在收购事项。
写在最后:
对高盛来说,投资吉利当然不是为了扶持中国的自主品牌,而是看好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看好吉利的未来。对吉利来说,高盛的入股,显然不只是拿了几亿美元资金那么简单,更大的影响还在于给市场和投资者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那就是吉利的发展已经真正步入正轨。
手机阅读文章,扫描下方二维码
爱买车
微信公众号:aimaiche
爱车,买车,就上爱买车。
My车轱辘
微信公众号:myautolive
打造好玩接地气的新式车评。
___Copyright 2017 爱买车 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 粤ICP备15047739号-1